6月16日,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,我市在近日制定的《重慶市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“四改”技術要求(試行)通知》中,對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有了最新的統一技術標準,即四改三同步,通過改造提升為全國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探路徑、做示范。
所謂“四改”,指的是“改大、改水、改路、改土”。
“改大”即將高程基本一致和形狀不規整的田塊進行合并或調整,以滿足中大型農業機械通行作業需要,促成農田宜機化率達100%。
“改水”即實施灌溉與排水工程,合理利用水資源,防止水土流失,形成“旱能灌、澇能排”的灌排體系,利用農業產業發展。
“改路”即是在現有道路的基礎上,以土路為主,按照“田就是路,路就是田”的原則,構建便捷高效的田間道路體系,做到路網與路網、路網與田塊、田塊與田塊之間連接暢通,優化機耕路、生產路布局,達到節約集約使用耕地目的。
“改土”即是通過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活動,比如秸稈還田、綠肥種植、保護性耕作、增施有機肥、施用土壤調理劑、測土配方施肥、退化耕地治理等措施,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。
“三同步”,即改、用、管同步,建立健全建后管護機制,多渠道籌集落實管護資金。
據悉,我市將通過高標準農田的提升改造,力爭建成一批“宜機宜耕、能排能灌、高產穩產、旱澇保收”的現代糧油、種養循環產業示范區,改造后農田的綜合產能提升10%以上。